早产_早产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2
【导 读】妊娠满28周至37足周之间终止者,为早产。围产儿死亡中约75%与早产儿有关,因此防止早产儿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1、病因 (1)孕母方面常见的原因有: ①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度疲劳。 ②合并急、慢性疾
妊娠满28周至37足周之间终止者,为早产。围产儿死亡中约75%与早产儿有关,因此防止早产儿的发生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1、病因

(1)孕母方面常见的原因有:

①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度疲劳。

②合并急、慢性疾病。

③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

④妊娠并发症。

⑤外伤等。

(2)胎盘、胎儿方面的因素有:

①胎儿畸形、胎死宫内。

②胎秀早剥或前置胎盘。

③羊水过多,多胎妊娠。

④胎膜早破。

⑤母儿血型不合等。

2、临床表现

与足月产相似,主要有不规律宫缩及少量阴道流血、下腹坠胀等,但胎膜早破的发生率高。

3、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识别诱发早产的因素及临床表现,病史中曾有流产、早产史者易发生。

(2)应与妊娠晚期出现的生理性子宫收缩及假临产相鉴别。在连续观察中,如果出现规律性子宫收缩,宫颈展平、宫口扩张≥2cm,即可诊怕早产。

4、治疗与护理

设法抑制宫缩,尽可能使妊娠维持接近足月,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为原则。

(1)先兆流产阶段:

①消除孕妇紧张或焦虑心理,酌情用镇静药保证休息、减和刺激,避免不必要的检查。

②卧床休息(提倡左侧卧位),提供全面生活护理。

③使用抑制宫缩的药物,例如硫酸镁、舒喘灵等。

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如已难免,需及时做好接生及新生儿抢救准备,停用一切抑制胎儿呼吸的药物。

(2)难免早产阶段,积极做好接产准备。

①产前孕妇肌注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②胎膜早破者,使用抗生素,产前肌注维生素k1有助于减少早产儿颅内出血倾向。

③产程中给孕妇氧气吸入,缩短第二产程,适时行会阴切开术,以防早产儿颅内出血。

④早产儿经抢救或复苏处理后,送监护室按早产儿常规护理(详细内容见儿科护理部分)。

5、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重视诱发早产的各类因素,预防并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及产科并发症,纠正孕妇一般情况,对既往有早产史或流产史的孕妇应加强管理,促使孕妇以最佳身心状态度过妊娠、分娩及产褥期。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