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明翰的阿拉巴马州大学的marjoriejeffcoat博士及同事的阶段性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名怀孕4-6个月孕妇中,患严重牙龈疾病(也称牙周病)者在妊娠32周前发生早产的危险7倍于对照组,提示牙龈疾病可导致早产。
孕妇被分为3组:牙龈健康、中度牙周疾病或严重牙周疾病。牙龈疾病由慢性细菌感染引起,可致骨质丢失、牙龈组织损伤甚至牙丧失。
2000名妇女中有1,313人分娩,分析发现孕4-6周患牙周疾病与早产有关。
中度牙周疾病孕妇在孕32周前分娩几率是牙龈健康者的4.2倍;严重牙周疾病者是其7.1倍。疾病越严重,早产的可能越大。
美国牙周病学会主席michaelmcguire博士指出,孕期激素的改变使孕妇口腔利于细菌寄生,从而感染机会增加。这些改变同样对婴儿有害。但牙周疾病引发早产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mcguire认为可能是因感染使某些诱发分娩的化合物水平增加所致。mcguire主张通过经常刷牙、每6个月去看一次牙医等措施预防牙龈感染。但对孕妇不推荐使用抗生素。
jeffcoat正进行一项新的研究,以了解牙齿保健对牙周疾病妇女早产发生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