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瓜果可导致儿童性早熟_早产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2
【导 读】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深圳农批市场的水果销量稳步上升,反季水果成为族中“宠儿”。殊不知,一些不法商贩为使水果提早上市卖个好价钱,通过添加过量保鲜剂、催熟剂等手段,人为地让许多未来的“时令果”成了“发育不良”的“早产儿”,进而影响了水果品质和食

随着气温不断升高,深圳农批市场的水果销量稳步上升,反季水果成为族中“宠儿”。殊不知,一些不法商贩为使水果提早上市卖个好价钱,通过添加过量保鲜剂、催熟剂等手段,人为地让许多未来的“时令果”成了“发育不良”的“早产儿”,进而影响了水果品质和食果者的健康。为此,专家指出,反季水果本身并无害,但挑选果蔬均要以“新鲜”为准,不要只图外表好看。

个案

大个龙眼皮上掉黄粉食后恶心

近日,家住滨江新村的李女士向记者反映,她在家附近市场发现有龙眼卖,且个头圆硕,通体褐黄,于是忍不住就花11元买了1斤。可是,吃后却觉得味道很淡,女儿吃了7、8个后还嚷嚷说“想吐”。“虽然知道好龙眼一般要7月前后才正式上市,但还是想提前尝尝鲜,结果感觉很不好,而且剥龙眼的手指上还残留下黄色粉状物,真不知道是不是水果有问题!”李女士想不明白,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反季水果不宜食用,还是小贩在水果上做了手脚?

调查

反季果品本身无害但多是“早产儿”

“反季节水果即人们通过科学手段,让瓜果品种上市超越了季节和地域的限制。水果本身的品质和时令水果没有区别,市民可放心食用。”深圳市农科研究中心果树研究所高级农艺师叶玲说。

但她同时表示,由于在相同种植面积里,反季菜的产量高于反季水果,因而真正上市的反季节水果并不多见,部分看似“反季果”的实际是来自东南亚等地的进口水果或为“卖个好价钱”而被商贩提早采摘的水果“早产儿”。布吉农批市场的品种记载也显示,4—5月间的国产反季水果主要是产自北京、辽宁、山东和浙江的油桃、桃驳李、蟠桃,以及产自海南的龙眼。

滥用催熟剂尤其影响孩子

为了提早上市,果农有时会用违规手法对水果“催熟”。深圳市农检站张兵博士表示,由于水果不同,使用催熟药物的剂量、方式等都不一样,目前也只有小部分水果有催熟技术的标准。“可能存在滥用催熟技术的现象,而这种做法很不科学,容易出问题。”

而另一业内人士则表示,违规的“人为催熟”值得市民警惕,因为催熟剂中所含的植物激素,会危害人体健康。医学资料显示“如长期食用催熟的瓜果,会导致一些小孩发育紊乱,出现异于同龄人的生理状况,产生性早熟等不良反应。”

长得“漂亮”的水果未必健康

除了催熟,外地产水果往往因长途运输而需要对水果进行保鲜。“包隔离纸、捆套袋、涂抹蜡胶、喷洒或熏蒸各种药剂等做法都可不同程度地使水果看起来色泽更光鲜、诱人,达到延长保存期的效果。现阶段容易出现问题的主要有进口龙眼和橙子,其手法分别为二氧化硫进行熏黄和加工业色素熏蒸使颜色红靓。”据布吉批发市场技术人员介绍,适量使用保鲜剂对人体并无大害,但如过量,长期食用后便可能致癌。他提醒消费者,对于一些过于“漂亮”的水果应尽量慎购,多吃应季或真正的反季节果蔬,而小孩则要尽量避免嘴直接接触水果表皮。

回应

农检站称目前暂无保鲜技术检测标准

对于催熟剂、保鲜剂的添加标准,有无固定检测标准可循?记者专程走访了深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站。据站长黄昭瑜介绍,深圳自去年5月已开始对水果展开常规检测,这在全国还较为鲜见。但检测项目主要为水果农药残留项目,目前深圳此类情况总体较好,至于“保鲜防腐”则仍需研究并制订出相关检测标准才能解决。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