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不治疗会自愈吗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30
【导 读】抽动症不治疗有一定的自愈可能,但也存在症状加重、共患病增加和社会功能受损等诸多风险。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抽动症,是一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患有抽动症时,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抽动症不治疗会自愈吗?

一、抽动症的症状及类型

抽动症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突发的、快速的、重复的肌肉抽动,同时可能伴有爆发性发声和秽语。其症状形式多样,例如运动性抽动可能包括眨眼睛、挑眉毛、皱鼻子、伸舌头、耸肩、摇头晃脑等;发声性抽动则可能有清嗓子、咳嗽声、哼声、吸鼻子声等,严重的会出现说脏话的情况。

抽动症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以及抽动 - 秽语综合征。短暂性抽动障碍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年,这种情况有可能自愈,据统计,约有30% - 50%的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在一年内症状会自行缓解。这是因为这种类型的抽动症可能是由于孩子近期身体疲劳、压力过大、感染等暂时性因素引起的,当这些诱因消失后,抽动症状也可能随之减轻或消失。

二、不治疗可能面临的情况

  1. 症状加重
    • 对于很多抽动症患儿来说,如果不进行治疗,抽动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例如,一开始只是简单的眨眼睛,后来可能会发展成复杂的面部抽动、四肢抽动,甚至全身抽动。发声性抽动也可能从轻微的清嗓子发展到严重的秽语。这是因为抽动症的病因往往涉及神经系统的异常,这种异常如果没有外界干预,可能会进一步发展。
    •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面临的压力如学业压力、社交压力等增加,可能会进一步刺激抽动症状的加重。比如,一个在学校因为抽动症状被同学嘲笑的孩子,可能会因为心理负担加重,使得抽动更加频繁和严重。
  2. 共患病风险增加
    • 抽动症患儿如果不接受治疗,很容易出现共患病。最常见的共病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除了抽动症状外,还会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症状,这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另外,还可能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情绪障碍。例如,由于抽动症状被他人误解或嘲笑,孩子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长期下来容易引发焦虑或抑郁情绪。
  3. 社会功能受损
    • 不治疗的抽动症会对孩子的社会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在学校里,孩子的抽动症状可能会影响课堂秩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同时,由于被同学异样的眼光看待,孩子的社交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出现社交退缩,不愿意和同学交流、参加集体活动等情况。长此以往,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正常的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治疗的重要性

虽然部分抽动症有自愈的可能,但我们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积极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目前,抽动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减轻抽动症状;心理治疗可以帮助孩子缓解心理压力,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行为治疗则通过一些训练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总之,抽动症不治疗有一定的自愈可能,但也存在症状加重、共患病增加和社会功能受损等诸多风险。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抽动症的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标签: 抽动症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