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医学上称为抽动障碍,是一种在儿童期较为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它有着多样且复杂的表现,下面就来详细说一说。
一、运动性抽动表现
-
简单运动抽动:这是抽动症比较常见的初期表现,比如孩子会不自觉地眨眼睛,频繁地眼皮快速跳动,就好像眼睛进了东西一样,可检查后并没有异物。还有的孩子会皱鼻子,时不时地将鼻子往上皱一下,或者努嘴,做出类似亲吻空气的动作,这些动作往往是重复性的,自己难以控制。像耸肩也是常见的简单运动抽动,双肩会不由自主地向上耸起,有时可能是一侧肩膀,过一会儿又换另一侧,而且这些动作在紧张或者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可能会更明显,比如看电视、写作业时。
-
复杂运动抽动: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复杂运动抽动。例如,有的孩子会不停地摇头,脑袋像拨浪鼓一样来回晃动;还有的会出现甩手、踢腿动作,手脚会突然有力地甩动或者踢出去,走起路来姿势都显得不太正常。更严重的可能会有一些扭动身体的动作,像拧腰、弯曲躯干等,整个人看起来动作很怪异,而且这些动作自己根本没办法靠意志力去克制,即便提醒自己别做了,可过一会儿还是会不受控制地再次出现。
二、发声性抽动表现
-
简单发声抽动:很多抽动症孩子会有清嗓子的声音,总是“嗯嗯”地清嗓,感觉喉咙里有东西似的,但实际上可能并无痰液等异物。还有的孩子会不断地吸鼻子,发出类似抽鼻涕的声音,又或者是咳嗽,但这种咳嗽并不是因为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吃止咳药往往也没效果,它就是抽动症的一种发声抽动表现,会一阵阵地出现,时轻时重。
-
复杂发声抽动:情况相对更复杂一些,有的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哼声,比如类似猪叫的那种“哼哼”声,或者学动物的叫声,像狗叫、猫叫等。还有的会说一些脏话、重复的话语,自己都知道这样说不太好,可就是控制不住要讲出来,这对孩子的心理以及和周围人的交往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常常让家长和老师感到头疼不已。
三、病情波动特点
抽动症的症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定的波动性。一般来说,在孩子情绪紧张、焦虑的时候,比如面临考试、被老师批评、家里来了陌生人等情况下,抽动症状会明显加重,原本可能只是偶尔眨眨眼,这会儿可能变成频繁地挤眉弄眼、浑身乱动。而当孩子心情放松,处于比较舒适、自在的环境里,比如在家看喜欢的动画片、出去尽情玩耍的时候,症状又可能会减轻,甚至暂时消失。
另外,抽动症的症状还可能在身体不同部位交替出现,刚开始可能是眨眼睛,过了一段时间后变成耸肩,再后来又换成了清嗓子等,让人捉摸不透,这也给判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总之,抽动症的表现多种多样,涉及到运动、发声等多个方面,而且症状还会根据情绪等因素发生变化,如果发现孩子有类似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以便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