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多动症是一个让许多家长颇为担忧的问题。当孩子被确诊为多动症后,家长们往往急切地想要知道该如何治疗,尤其是药物治疗方面,都希望能找到效果最好的药物来帮助孩子改善症状。那么,对于10岁多动症孩子来说,吃什么药治疗效果相对更好呢?
一、中枢兴奋剂
-
哌甲酯(利他林)
- 作用原理:哌甲酯是治疗多动症的常用药物,它主要通过促进大脑中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缺陷、多动以及冲动症状。简单来说,就是调节大脑内的化学物质,让大脑能够更好地控制行为和注意力。
- 效果呈现:许多10岁的多动症孩子在服用哌甲酯后,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会有明显的改善。比如在学校课堂上,原本可能只能专注几分钟,服用药物后能逐渐做到认真听讲十几分钟甚至更久,从而能更好地吸收知识。多动的行为也会减少,不会在座位上不停地扭动、随便下位走动等,冲动的表现也会有所克制,比如不再轻易地未经思考就抢答问题或者和同学发生冲突。
- 注意事项:不过,哌甲酯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常见的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还可能影响孩子的睡眠,导致入睡困难或者睡眠质量下降。所以一般在用药期间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必要时调整用药剂量或者时间,尽量选择在孩子放学后服用,以减少对白天在校学习的影响以及避免过度影响夜间睡眠。
-
匹莫林
- 作用原理:匹莫林同样可以作用于大脑的神经递质系统,它主要是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相对提高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进而对多动症孩子的注意力、多动和冲动症状起到调节作用。
- 效果呈现:部分对哌甲酯效果不佳或者有较明显副作用不耐受的孩子,使用匹莫林可能会获得较好的疗效。它能使孩子的多动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让孩子在写作业、参与集体活动等场景下更加沉稳一些,注意力也能更持久地集中在任务上。
- 注意事项:但匹莫林也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肝功能损害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在用药期间需要定期给孩子检查肝功能,确保用药安全。
二、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 托莫西汀(择思达)
- 作用原理:托莫西汀的作用机制是选择性地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增加大脑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以此来改善多动症孩子的症状。它和中枢兴奋剂的作用途径有所不同,但都能对大脑的神经递质进行调节,帮助孩子更好地调控行为和注意力。
- 效果呈现:对于10岁的多动症患儿来说,托莫西汀可以帮助他们提升注意力,减少那些不必要的多动行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孩子会表现得更加专注,例如在阅读书籍或者做手工时,能够静下心来坚持完成,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频繁地被各种因素干扰而中断活动。同时,在情绪控制方面也可能会有一定的改善,减少冲动发脾气的情况。
- 注意事项:托莫西汀的副作用相对中枢兴奋剂来说,在胃肠道反应和影响睡眠方面可能没那么明显,但也可能会引起一些孩子出现食欲下降、疲劳感等情况。而且它的起效时间可能相对慢一些,需要持续服用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比较明显的效果,所以家长要有耐心,不能因为短时间内效果不明显就随意停药。
需要强调的是,每个10岁多动症孩子的情况都是独特的,对药物的反应也会存在差异。所以并没有一种绝对的效果最好的药物,而是需要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身体状况、过往用药史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精准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密切观察孩子用药后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多动症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