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妈妈们认清孩子腹部疼痛的特点_儿童腹痛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1
【导 读】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 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 隐痛:多见于消化性

阵发性疼痛或绞痛:有梗阻性疾病,若局部喜按或热敷后腹痛减轻者,常为胃、肠、胆管等空腔脏器的痉挛;

  持续腹痛:加剧多见于胃肠穿孔;持续性钝痛,改变体位时加剧、拒按,常为腹腔脏器炎症、包膜牵张,肿瘤以及腹膜脏层受到刺激所致。

  隐痛:多见于消化性溃疡。

  急性腹痛:不能耐受伴有其他症状如呕吐,便血,面色苍白,意识改变,可能是急腹症如肠套叠、肠梗阻、肠穿孔、过敏性紫癜、胃肠的扭转、胰腺炎等。这时候就不要轻易使用镇痛药,不但掩盖病情,而且加重病情使之恶化。也不要热敷和揉腹部了,应当立即禁食禁水而迅速去医院接受治疗。

  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多呈隐痛能忍受,可伴随植物神经症状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等,多见于再发性腹痛、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肠炎、铅中毒、镰状细胞性贫血、腹型偏头痛、腹型癫痫、肠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对于功能性病变如肠激惹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样的儿童应当养成按时排便和规律进食的习惯。

  再发性腹痛:疼痛是痉挛性或绞痛性的,多在脐周,也可在腹部其它部位;可每日、每周、每月发作,或数月发作一次,每次发作不超过1-3小时,可自行缓解;发作以晨起、下午3—4点时比较多见,常于空腹或进餐时突然加重。再发性腹痛90%是功能性的,与生长过快导致的钙缺乏、植物神经失调,内脏感觉高度敏感,胃肠动力功能失调,心理因素如突然受打击、焦虑、忧郁症、学校恐怖症等有关。

  特别提醒

  1、发病急骤或阵发性加剧者常为外科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绞窄性肠梗阻、胃肠道穿孔、肠套叠及腹股沟疝嵌顿等。发病缓慢而疼痛持续者常为内科性疾病,如肠蛔虫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肠炎及病毒性肝炎等。

  但要注意有时慢性腹痛和急性腹痛的病因可以相同,这是因为疾病在不同阶段其性质发生变化所致,如溃疡病原属慢性腹痛,在合并穿孔时即为急腹症。所以对那些原来有慢性腹痛的孩子,如果腹痛转为持续性或突然剧痛的话,应注意急腹症的可能。

  2、腹部器质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①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②局部压痛明显;③有腹肌紧张;④肠鸣音异常;腹部功能性病变的疼痛特点为:①发作性钝痛,反复发作;②局部压痛不明显;③腹部柔软;④肠鸣音无改变。

  3、如果腹痛是在食用牛奶、蛋类、鱼虾等食物后发生,一般为过敏性腹痛,只要停止给小儿食用这类食物,腹痛就会好转。避免暴饮暴食,或者过食冷饮,也可减少小儿腹痛。

  4、有一种腹型癫痫引起的腹痛,会突然发作,突然自愈。腹痛消失后,小儿精神及体力上均无异常。这种类型的腹痛,需要到医院做脑电图才能确诊。

标签:
看了又看
  • 这样吃能预防乳腺癌:少吃肉、多吃豆和十字花科蔬菜

    这样吃能预防乳腺癌:少吃肉、多吃豆和十字花科蔬菜

    乳腺癌是当今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其发病涉及多种因素,饮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林丽珠提醒,除了大家熟知的要戒烟限酒、不吃熏制腌制的食物外,少吃肉多吃豆、多吃十字花...

    小儿腹泻
    2017年04月13日
  • 全球首例"三父母"婴儿技术细节公布:细胞核移植

    全球首例

    科技日报华盛顿4月3日电 (记者何屹)世界首个细胞核移植“三父母”婴儿有关技术细节3日正式公布。开发有关技术的美国新希望生殖医学中心张进等人称,目前这名婴儿健康状况良好,为受线粒体遗传病困扰的家庭诞生健康后...

    小儿腹泻
    2017年04月13日
  • 科学家发现新物质 或可治疗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科学家发现新物质 或可治疗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台湾“中央社”4月4日报道,英国和瑞士科学家的研究显示,一种称为“强力霉素”的抗生素可阻断大脑中负面想法或恐惧的生成,并可能证实有效治疗或预防“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 据英国路透...

    小儿腹泻
    2017年04月13日
  • 美科学家:美国约10%染寨卡孕妇其胎儿出现畸形

    美科学家:美国约10%染寨卡孕妇其胎儿出现畸形

    【环球网综合报道 实习记者 田瑞哲】据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5日报道,美国政府科学家4日说,2016年怀孕时感染寨卡病毒(Zika Virus)的美国女性,每10人中约有1人的腹中胎儿或生下的婴儿出现畸形现象。 法新社报道称...

    小儿腹泻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