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如同隐藏在胃部的“慢性病杀手”,病程长、易反复,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不过,只要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就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胃部功能。以下为您详细介绍慢性胃炎的治疗之道。
一、对因治疗:斩断致病根源
- 根除幽门螺杆菌(Hp):若慢性胃炎由 Hp 感染引发,根除治疗至关重要。常用四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 两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这类药物组合能强力抑制 Hp,疗程通常为 10 - 14 天。服药期间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确保彻底杀灭细菌,防止耐药性产生,为胃黏膜修复创造良好环境。
- 停用损伤胃黏膜药物:对于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激素类药物等导致胃黏膜损伤而患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如病情允许,可暂停或更换对胃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必要时可同时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减少药物对胃的进一步损害。
二、缓解症状:对症用药,舒缓不适
- 抑制胃酸分泌:当患者出现胃酸过多,有烧心、反酸、胃痛等症状时,质子泵抑制剂(如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和 H₂ 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是常用药物。它们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缓解疼痛和不适感。但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钙、铁等营养物质吸收,应遵医嘱合理用药。
- 促进胃肠动力:若存在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胃动力不足的症状,可选用多潘立酮、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这些药物能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加速食物消化,减轻胃部饱胀感,让胃部“运转”更顺畅。
- 保护胃黏膜:铋剂如枸橼酸铋钾,能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胃酸、胃蛋白酶等对受损黏膜的侵蚀;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同时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一些中药制剂,如摩罗丹、香砂养胃丸等,也具有调理脾胃、保护胃黏膜的作用,可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在医生指导下选用。
三、调养护理:日常呵护,助力康复
- 饮食调理:规律进餐,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尽量保持七分饱。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富含营养且易消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可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浓茶等),减少腌制食品(如咸菜、腊肉)摄入,降低对胃黏膜的刺激,减轻胃部消化负担。
- 生活习惯改善: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损害胃黏膜,影响胃部血液循环,戒烟可减少有害物质对胃的侵害,适量饮酒或戒酒有助于胃部炎症恢复。避免熬夜,保证每晚 7 - 8 小时高质量睡眠,利于胃黏膜细胞更新与修复。适当运动,每周进行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增强体质,促进胃肠蠕动,但要避免饭后立即剧烈运动。
- 情绪调节: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黏膜血液循环,要学会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与亲友倾诉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乐观心态,让胃部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工作”。
慢性胃炎的治疗是一场持久战,患者需积极配合医生,坚持对因治疗、对症处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精心调养护理,多管齐下,方能战胜疾病,重塑胃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