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这一常见的急腹症,发病急、进展快,若不能及时察觉与处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了解其症状与治疗方式,对守护健康至关重要。
症状表现:多维度的“身体警报”
腹痛是急性阑尾炎最突出且典型的症状。起初,疼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位置并不固定,呈阵发性隐痛或胀痛,类似普通肠胃不适,这主要是因为阑尾炎症初起,刺激了内脏神经,而内脏神经定位不精准,使得大脑误判疼痛位置。但随着病情发展,数小时至十几小时后,疼痛会逐渐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 1/3 交界处),变为持续性胀痛或钝痛,阵发性加剧,好似有把钝器在持续敲击右下腹。这是因为阑尾炎症不断加重,局部化脓、坏疽,刺激壁层腹膜,而壁层腹膜对疼痛敏感,定位明确。
除了腹痛,还常伴有一系列全身症状。恶心、呕吐较为常见,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是炎症刺激胃肠道,引发反射性反应所致。同时,患者体温升高,起初可能是低热,随着感染加重,高烧可达 38℃甚至更高,寒战也随之而来,标志着身体与炎症的激烈对抗。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紊乱症状,以及乏力、头痛等不适,这都是身体在炎症侵袭下的连锁反应。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肌紧张,严重时可出现腹胀,腹部触诊犹如摸到一块坚硬的木板,这些体征进一步提示阑尾炎症的严重程度。
治疗手段:因人而异的“康复策略”
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手术切除阑尾是首选治疗方案,尤其是对于化脓性、坏疽性阑尾炎或并发穿孔者。如今,多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只需在腹部开几个小孔,通过腹腔镜器械精准切除阑尾,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患者通常数天即可出院,恢复正常生活。对于单纯性急性阑尾炎,症状较轻、发病时间短(一般不超过 72 小时)且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可先尝试保守治疗,即使用抗生素抗感染,如头孢类联合甲硝唑等,静脉滴注,控制炎症,促进阑尾恢复正常。在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保守治疗无效或病情加重,及时转为手术治疗。
术后护理同样关键,患者需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防止肠粘连;饮食从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减轻肠道负担;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预防感染。
急性阑尾炎来势汹汹,但只要熟知其症状,发病后迅速就医,配合规范治疗与精心护理,就能化险为夷,重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