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盆腔炎作为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炎症,发病急骤,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严重后果。了解其症状与治疗方法,对于守护女性健康至关重要。
一、急性盆腔炎的症状表现
- 下腹疼痛:这是急性盆腔炎最为突出的症状,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的隐痛或钝痛,如同有重物坠在盆腔区域,活动后疼痛加剧,比如行走、翻身时,疼痛如同被牵扯,让人坐立不安。病情严重时,疼痛还会向腰骶部放射,仿佛有一股电流从下腹蔓延至腰部,整个下半身都陷入不适之中,甚至影响正常站立和坐姿。
- 发热:多数患者会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 38℃以上,部分严重者甚至能达到 39 - 40℃,同时伴有寒战,身体像筛糠一样抖动。这是身体免疫系统拉响的“警报”,白细胞与病菌激烈作战,使得体温调节中枢失衡,高烧让患者浑身乏力、肌肉酸痛,精神也变得萎靡不振。
- 阴道分泌物异常:白带量明显增多,质地变得脓性,颜色发黄,有时还带有恶臭味。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生殖道腺体分泌亢进,大量白细胞聚集在阴道和宫颈部位,与病菌“搏斗”,形成脓性分泌物,从阴道排出,不仅弄脏内裤,还让私密处时刻有黏腻感,极不舒适。
- 月经紊乱:如果发病正值月经周期,会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情况。由于炎症干扰子宫内膜的正常脱落与修复,经血如溃堤的洪水般淋漓不尽,卫生巾更换频繁仍难以保持干爽;也有部分患者出现月经推迟或闭经,是卵巢功能受炎症影响,内分泌失调的表现,身体陷入短暂的生殖系统“混乱”状态。
- 泌尿系统症状:当炎症波及膀胱、尿道周围组织时,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接踵而至。患者频繁出入厕所,每次尿量却很少,排尿时尿道有刺痛感,似火烧一般,夜间休息也饱受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二、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 药物治疗:抗生素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主力军”。医生一般会根据病原体类型,经验性选择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抗生素联合甲硝唑,覆盖可能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感染。对于病情较轻、能在门诊治疗的患者,口服抗生素即可,通常疗程为 14 天左右,确保彻底清除病菌。若病情较重,如高热不退、盆腔脓肿形成等,则需住院静脉滴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用药,精准打击病原体,防止炎症进一步恶化。此外,为了缓解疼痛,还可适当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 手术治疗:在某些紧急情况下,手术必不可少。当抗生素治疗无效,盆腔脓肿持续存在且直径较大(一般超过 8cm),或者脓肿破裂引发弥漫性腹膜炎时,需要通过手术切开引流,排出脓液,减轻盆腔压力,挽救患者生命。对于输卵管卵巢脓肿或盆腔脓肿经药物治疗好转但遗留包块的患者,可根据情况选择择期手术切除病灶,防止炎症反复发作,最大程度保护生育功能和生殖系统健康。
- 物理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物理治疗效果更佳。温热的良性刺激,如短波、超短波、微波等理疗手段,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就像给肿胀的组织做“热敷按摩”,缓解疼痛,帮助组织修复再生,让受损的盆腔尽快恢复活力。
- 一般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需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这样有利于盆腔分泌物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使炎症局限化,避免扩散。同时,要加强营养,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果蔬,增强身体抵抗力,为对抗炎症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支持。
急性盆腔炎来势汹汹,但只要女性朋友们留意身体信号,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规范治疗,配合精心护理,就能战胜病魔,恢复生殖系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