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几乎是每个女性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困扰,很多女性习以为常,认为吃点止痛药、熬一熬就过去了,殊不知,痛经有时候可能是某些妇科病发出的信号,它就像一层“伪装”,背后或许隐藏着需要重视的健康问题。
一、痛经的常见类型及表象
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通常从青春期开始,主要与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有关,这种前列腺素会让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血管痉挛,导致子宫缺血、缺氧,进而引发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往往在月经初潮后不久就会出现,多发生在未婚、未孕的女性身上,一般情况下,经过休息、热敷或者服用一些止痛药物后,症状会有所缓解。
而继发性痛经则是“后来者”,它通常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比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病等。其疼痛程度往往比原发性痛经更严重,而且可能呈现出进行性加重的趋势,也就是说每次月经时疼痛都会比上一次更厉害,还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像发热、白带异常、性交痛等。
二、痛经背后可能隐藏的妇科病
首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应该老老实实地待在子宫腔内,随着月经周期脱落排出体外,可一旦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这些内膜细胞就会“调皮”地跑到盆腔、腹腔等其他地方“安家落户”。在月经期间,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像正常内膜一样出血,但由于它们处在错误的位置,没法像正常经血那样排出体外,就会在局部堆积,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疼痛,而且这种疼痛常常是逐渐加重的,还可能影响到受孕能力,导致不孕等问题。
盆腔炎也是不容忽视的“嫌疑犯”之一。多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不洁的性生活、经期不注意卫生等都可能是诱因。患上盆腔炎后,盆腔处于充血状态,在月经期间,这种充血情况会更明显,再加上炎症的刺激,就会出现痛经症状,同时可能伴有下腹部坠胀、腰骶部酸痛,白带也会变得发黄、有异味,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子宫腺肌病同样会藏在痛经背后“兴风作浪”。它是因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使得子宫均匀性增大,在月经时,病变的子宫肌层也会出现出血、水肿等情况,导致子宫痉挛性收缩,引发剧烈痛经,而且月经量往往也会增多,经期延长。
三、如何察觉并应对
女性朋友们千万不能对痛经掉以轻心,如果发现自己的痛经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原本只是轻微疼痛,现在变得难以忍受,或者原本只是痛经,现在又出现了发热、白带异常、性交痛等其他症状,那就要高度警惕了。
一旦出现这些情况,不要自行盲目吃药缓解,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妇科检查,像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等,都有助于查明病因。如果是疾病引起的痛经,早诊断、早治疗,就能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减少对身体健康的损害,让自己远离这些隐藏在痛经背后的妇科病困扰,轻松度过每个月的特殊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