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女性来说,痛经本就难受不已,要是还伴随着流血量多的情况,更是让人心里发慌,这背后其实是有多种原因在作祟的。
一、子宫内膜的问题
-
子宫内膜增厚: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在激素的调节下,会有周期性的增生和脱落。但如果内分泌失调,比如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孕激素不足,就会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变得越来越厚。就好比给土地施了太多的肥,庄稼长得过于旺盛一样。在月经来潮时,这增厚的子宫内膜脱落出血,自然就会比正常情况出血量多了,而且往往还伴有痛经,因为内膜太厚,脱落时子宫需要更用力地收缩去推动它排出,这一收缩过程就会带来疼痛感。
-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上长了息肉,就像是子宫里多了几个“小肉疙瘩”。这些息肉会影响子宫正常的收缩功能,使得经血不能顺畅地排出,血液就会在宫腔内积聚,越积越多,最后一下子涌出来,就会感觉流血量特别大。同时,息肉还会刺激周围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加重子宫的痉挛,导致痛经加剧。
二、妇科疾病的因素
-
子宫肌瘤:这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肌瘤可能会改变子宫的正常形态和结构,影响子宫的收缩能力。比如黏膜下子宫肌瘤,它向宫腔内突出,就像一个“障碍物”一样,干扰子宫正常的止血和收缩机制,使得经血增多,并且会出现痛经症状,因为肌瘤的存在会让子宫在来月经时更难正常地将经血排出,需要更强烈的收缩,从而引发疼痛。
-
子宫内膜异位症:前面提到过,得了这个病,子宫内膜细胞会在盆腔、腹腔等其他地方“安家落户”。每次来月经时,这些异位的内膜也会出血,但是又不能像正常经血那样排出体外,堆积在体内就会导致疼痛,而且还会使盆腔处于充血状态,影响到子宫的正常血液循环和收缩功能,进而使得月经量增多,痛经也更严重了。
三、全身性因素
-
凝血功能障碍:有些女性本身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比如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者凝血因子缺乏等。在月经期间,血液本来就应该适当凝固来止血的,可如果凝血功能不好,经血就很难凝固住,就会一直流个不停,造成月经量过多。而且由于流血多,身体相对虚弱,子宫收缩也会受到影响,痛经可能也会更明显一些。
-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它分泌的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如果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减退,会影响到身体的激素平衡,进而干扰到女性的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机体代谢加快,子宫内膜过度生长脱落,就可能出现月经量多且伴有痛经的情况。
所以,当出现痛经还流血多的情况时,可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通过B超、性激素六项等相关检查,找出具体的原因,然后针对性地进行治疗,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每个月的特殊时期少受些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