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感觉肝不好时,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非常重要。那么,肝不好去医院到底要查哪些项目呢?让我们听听肝病医生庄淑英的专业解读。
庄淑英医生在肝病领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她指出,对于肝不好的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系列的检查项目,以全面评估肝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首先,肝功能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这项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与肝脏功能相关的各种指标,来了解肝脏的合成、代谢、解毒等功能是否正常。其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如果肝细胞受损,这两种酶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酶水平升高。胆红素也是肝功能检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胆红素代谢异常可能提示肝脏的摄取、结合或排泄功能出现问题。此外,还有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它们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如果肝脏功能受损,白蛋白水平可能会降低。
其次,乙肝五项检查也是常见的项目。我国是乙肝大国,很多人担心自己是否感染了乙肝病毒。乙肝五项检查可以明确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感染的状态。这五项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 - 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 - 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 - HBc)。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可能表示感染了乙肝病毒;而乙肝表面抗体阳性则通常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肝脏B超检查也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它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质地以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例如,肝脏B超可以发现肝脏是否有肿大、缩小,肝包膜是否光滑,肝实质回声是否均匀等。对于一些肝脏疾病,如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等,B超检查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而且,B超检查具有无创、便捷、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另外,对于一些怀疑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可能还需要进行自身抗体检测。例如,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等。这些抗体的检测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
如果患者的病史或临床表现提示可能有肝脏纤维化或肝硬化,还可能需要进行肝纤维化指标检查,如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等。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庄淑英医生强调,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史、家族史等因素,综合判断需要选择哪些检查项目。有时候,可能还需要进一步进行CT、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或者进行肝穿刺活检等有创检查,以明确诊断。
总之,当感觉肝不好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脏疾病,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