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饮食疗法一_乙肝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6
【导 读】白背叶根田螺汤 [用料]白背叶根30克鸡骨草25克香橼10克田螺50个生姜9克 [制作] (1)将田螺用清水静养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壳,取出螺肉。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 (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
白背叶根田螺汤

[用料]白背叶根30克鸡骨草25克香橼10克田螺50个生姜9克

[制作]

(1)将田螺用清水静养半天,以去泥沙,捶碎螺壳,取出螺肉。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

(2)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

[适应证]慢性乙肝属于湿热毒邪羁留不去者。证见肝区胀

痛,食欲不佳,大便溏泻,色黄味臭,或有皖腹胀痛,暖气吞酸,时有呕恶,小便赤黄,时有口臭,舌苔黄腻,脉弦滑。肝功能检查有转氨酶升高。

[按语]本方治证见于肝病日久,湿热毒邪羁留不去,致肝络不和,并横逆犯脾胃,遂生胁痛腹胀、脘闷纳呆、便溏口臭、暖气呕恶等症。治宜清热解毒利湿,佐以舒肝行气。方中白背叶根为大戟科植物白揪的根,性凉味微苦微涩,功擅清利湿热,临床使用表明,本品可治慢性迁延性肝炎,有良好的降转氨酶的作用。鸡骨草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带根全草,性凉味甘,功擅清热利湿解毒,以助白背叶根之药力。因方中主症为胁痛,故又用香橼一味,本品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成熟果实,性温味辛酸微苦,有舒肝解郁,理气宽中燥湿之功,以治胁肋胀痛、脘闷腹胀、暖气呕恶之症。田螺清热利湿,生姜和中调味。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之功。

[注意]

(1)使用本方以胁肋胀痛,脘闷腹胀,暖气泛恶,纳呆便溏,舌苔黄腻,脉弦滑属于湿热毒邪羁留肝经者为要点。体检有转氨酶增高。若胁肋隐痛,暖气不舒,舌红少苔,脉细弦属于肝阴虚者,非本方所宜。

(2)鸡骨草种子毒性大,使用时一定要除去豆英,以防中毒。

败酱草牛肉汤

[用料]败酱草15克鸡旦花15克白茯苓15克牛肉150克陈皮6克生姜10克大枣6枚

[制作]

(1)将牛肉洗净,斩成小块。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

(2)全部用料放人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2.5~3小时,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祛湿止泻。

[适应证]无黄疸型乙肝属于湿热蕴结者。证见大便溏泻,粘滞不爽,肛门有热感,口腻不渴,小便短黄,神倦乏力纳少,胁腹不适,舌红,苔黄白稍腻,脉濡数或滑数。

[按语]本方治证多见于慢性无黄疸型乙肝者。由于湿热中阻,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失常,故而出现大便溏泻,小便短黄等症。治宜清热祛湿止泻。方中败酱草为败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花败酱、白花败酱的带根全草,性微寒味苦辛,功擅清热解毒,药理研究表明黄花败酱草有抗病毒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细胞变性,改善肝功能;鸡旦花为岭南中草药,性微寒味甘,擅长于清热祛湿,消滞止泻;茯苓性平味甘淡,功擅健脾利水渗湿,利小便而实大便;陈皮味苦辛性温,芳香醒脾和胃,理气燥湿;上药配伍应用,共奏清热利湿,健脾止泻之功。牛肉性平,健脾养胃,生姜配大枣,调和脾胃与汤味,使本汤汁美味可口。

[注意]

(1)使用本方以大便溏泻不爽,肛门有热感,舌红苔黄白稍腻,脉濡数属于湿热蕴结于脾胃者为要点。若大便溏泻,肛门无热感,舌苔白腻,脉濡或缓属于脾经有湿而内无热象者,不宜用本方。

(2)败酱草宜选用黄花败酱草为佳(可直接治疗乙肝之病本),且用量不宜过多,大量应用可引起暂时性白细胞减少和头昏、恶心等症。

(3)久泻不愈者,可加入葛根(宜煨用)以升清止泻。葛根用量以15克左右为宜。

板蓝根田螺汤

[用料]板蓝根15克车前子15克白蔻仁8克田螺30~40个猪瘦肉100克生姜10克大枣15枚

[制作]

(1)将田螺用清水漂半天,以去泥沙,烫死,取出螺肉,备用。其他用料洗净(车前子用纱布包好,白蔻仁打碎,生姜拍烂)。

(2)全部用料(除白豆蔻外)放人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1.5—2小时后放入白蔻仁,再煮6-10分钟,加盐调味,随量饮用。

[功效]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适应证]无黄疸型乙肝属于湿热蕴结者;证见发热困倦,肝区胀痛,脘腹胀满,纳呆厌油,恶心欲吐,口苦心烦,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黄腻,脉滑数。

[按语]本方治证多见于无黄疸型乙肝的急性期。主要由于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致肝气不和,胆汁上犯,并横逆犯脾胃,故而引发诸证。治宜利湿化浊,清解热毒,行气和中。方中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板蓝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味苦性寒,功擅清热解毒,药理研究表明该药对多种病毒有抑制作用,临床使用证明该药治疗乙肝有一定疗效。车前子为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车前的成熟种子,性寒味甘,功擅利湿清热;白豆蔻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豆蔻的成熟果实,性温味辛,气芳香,功擅化湿行气,醒脾和胃;田螺清热利湿。上药共奏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之功。瘦猪肉、生姜和大枣,既调和脾胃,又使汤味可口易饮。

[注意]

(1)使用本方以发热困倦,胁痛腹胀,苔黄腻,脉滑数属于湿热蕴结肝胆者为要点。

(2)板蓝根性味苦寒,不宜多用,以防苦寒败胃,味苦难饮。

(3)本方与黄疸型乙肝i号方的比较:两方均能清利湿热,解毒,均能治肝胆湿热之证。所不同的是,本方功专清利湿热,解毒,无退黄作用,主治肝胆湿热型乙肝无黄疸者;而后方兼以利胆退黄,主治黄疸型乙肝属于肝胆湿热者。

(4)食疗期间戒烟酒,忌辛辣炙膊肥甘之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标签:
看了又看
  •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治疗好吗?肝病医生常怀利解读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治疗好吗?肝病医生常怀利解读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肝功能基本正常,没有明显的肝炎症状,如黄疸、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肝脏组织学也没有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炎症改变的人群。简单来说,就是病毒“住”在了肝脏里,但暂时...

    乙肝
    2017年07月10日
  • 得了乙肝能活多久?肝病医生庄淑英解读

    得了乙肝能活多久?肝病医生庄淑英解读

    乙肝,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常常让患者及家属心生担忧,其中“得了乙肝能活多久”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特意邀请到了肝病医生庄淑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疑惑。...

    乙肝
    2017年07月10日
  • 乙肝是由什么引起的?肝病医生程进明解读

    乙肝是由什么引起的?肝病医生程进明解读

    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炎症。这种病毒,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传播方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那么,乙肝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程医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乙肝
    2017年07月10日
  • 治疗乙肝的干扰素的副作用?肝病医生程进明解读

    治疗乙肝的干扰素的副作用?肝病医生程进明解读

    在乙肝治疗的广阔天地中,干扰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如同许多强效药物一样,干扰素在带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为了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些副作用,我们...

    乙肝
    2017年07月10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