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_乙肝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6
【导 读】说起乙肝这种疾病我相信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宣传预防乙肝的一些报道,乙肝主要是因为体内收到乙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

  说起乙肝这种疾病我相信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宣传预防乙肝的一些报道,乙肝主要是因为体内收到乙肝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那么我们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呢,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1、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用最灵敏的检查方法过筛输血的血源和血液制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防止输入人体;要随时检查职业献血员的健康状况,发现有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

  2、阻断母婴传播。如果能完全防止母婴传播,就可以使我国乙肝表面抗携带者人数减少1/3。目前全国有1.2亿多表面抗原携带者。防止母婴传播的最好方法是新生儿出生后马上注射1支乙肝免疫球蛋白,然后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时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如果没有乙肝免疫球蛋白,单纯注射乙肝疫苗效果也很好,方法是在出生时,生后1个月、2个月各注射1支乙肝疫苗。

  3、切断唾液传播。在50%~80%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可以抓到乙型炎病毒,给孩子嘴对嘴地喂食物是个坏习惯,应该制止。

  4、预防乙肝的医源性传播。需要注意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健康者应该注意避免使用被乙肝病毒感染没有进行处理或处理不当的医疗机械,如采血针、针灸针、手术器械,划痕针、探针、各种内窥镜以及口腔科钻头等等。

  5、及时隔离、治疗病人。乙肝病人隔离期要比甲肝病人隔离期长。

  6、防止乙肝经“口-粪”途径传播的要点与甲肝基本相同。

  7、蚊子、臭虫、跳蚤等吸血的节肢动物也可能传播乙型肝炎,应该搞好家庭及环境卫生、勤洗澡、勤换衣服,勤洗勤晒被褥。

  8、严格疫苗管理。通知明确要求,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前一阶段,各大单位要以旅团部队为重点,对冷链保存运输条件摸底检查,采取切实措施,确保疫苗保存运输温度保持在4-8℃之间。各单位要加强疫苗分发管理,严格请领使用登记。所供疫苗由大单位卫生防疫处(办)统一申领、调剂,只限军人使用,禁止变更使用对象或出售。各大单位可按照自身储存能力,集中或分次申领疫苗。

  上述文章就是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关于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出现?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希望我的回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标签:
看了又看
  •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治疗好吗?肝病医生常怀利解读

    乙肝病毒携带者能治疗好吗?肝病医生常怀利解读

    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感染了乙肝病毒,但肝功能基本正常,没有明显的肝炎症状,如黄疸、乏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等,肝脏组织学也没有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炎症改变的人群。简单来说,就是病毒“住”在了肝脏里,但暂时...

    乙肝
    2017年07月10日
  • 得了乙肝能活多久?肝病医生庄淑英解读

    得了乙肝能活多久?肝病医生庄淑英解读

    乙肝,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常常让患者及家属心生担忧,其中“得了乙肝能活多久”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为此,我们特意邀请到了肝病医生庄淑英,来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疑惑。...

    乙肝
    2017年07月10日
  • 乙肝是由什么引起的?肝病医生程进明解读

    乙肝是由什么引起的?肝病医生程进明解读

    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种肝脏炎症。这种病毒,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传播方式,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那么,乙肝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程医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

    乙肝
    2017年07月10日
  • 治疗乙肝的干扰素的副作用?肝病医生程进明解读

    治疗乙肝的干扰素的副作用?肝病医生程进明解读

    在乙肝治疗的广阔天地中,干扰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抗病毒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如同许多强效药物一样,干扰素在带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系列副作用。为了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了解这些副作用,我们...

    乙肝
    2017年07月10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