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肝脏疾病,及早准确查出是否感染乙肝对于疾病的防控和治疗至关重要。那么,到底做什么检查能够查出乙肝呢?河南专业肝病医院为您详细解答。
一、乙肝五项(乙肝两对半)检查:基础筛查手段
乙肝五项检查是检测乙肝最常用的方法,它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 这是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的重要指标。如果HBsAg阳性,通常提示体内存在乙肝病毒感染。不过,单独的HBsAg阳性并不能区分是急性感染还是慢性感染,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来综合判断。例如,在一些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可能仅表现为HBsAg阳性,而肝功能正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 抗-HBs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当抗-HBs阳性时,说明机体对乙肝病毒有了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以通过接种乙肝疫苗获得,也可以在感染乙肝病毒后恢复期产生。如果抗-HBs滴度较高,一般能够有效抵御乙肝病毒的再次感染。比如,新生儿按照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会产生抗-HBs,如果抗-HBs滴度达到一定标准,就表示获得了对乙肝病毒的免疫保护。
-
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e抗体(抗-HBe)
- HBeAg阳性通常表示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活跃,传染性较强。而抗-HBe阳性则提示乙肝病毒复制相对不活跃,传染性较弱。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乙肝病毒可能发生变异,即使HBeAg阴性,也不能单纯认为病毒没有复制,还需要结合乙肝病毒DNA定量等检查来判断。例如,一些乙肝大三阳患者经过治疗,HBeAg转为抗-HBe阳性,变成了小三阳,但这并不代表病情完全稳定,还需要进一步观察病毒载量和肝功能等情况。
-
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 抗-HBc阳性表示曾经感染过或正在感染乙肝病毒。它是乙肝病毒感染后最早出现的抗体,而且会长期存在。如果抗-HBc IgM阳性,往往提示近期感染乙肝病毒;抗-HBc IgG阳性则多见于既往感染。例如,一位患者在急性乙肝恢复期,抗-HBc IgM会逐渐转为阴性,而抗-HBc IgG会持续阳性,这表明既往有过乙肝病毒感染。
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精准判断病毒复制情况
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能够精确测定血液中乙肝病毒的含量。其结果以数字表示,如10³拷贝/毫升、10⁵拷贝/毫升等。数值越高,说明体内乙肝病毒的复制越活跃,传染性也就越强。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这个指标非常重要。如果经过治疗,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逐渐下降,甚至低于检测下限,说明治疗有效,病毒复制得到了抑制。相反,如果数值持续升高或者保持在较高水平,可能意味着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例如,一位乙肝患者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乙肝病毒DNA定量,发现数值从10⁷拷贝/毫升下降到10³拷贝/毫升以下,这表明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病毒复制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肝功能检查:评估肝脏受损程度
肝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白蛋白、球蛋白等指标。
-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 这两项指标是反映肝细胞受损程度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它们在血液中的含量较低。当肝细胞受到损伤,如肝炎、脂肪肝、酒精肝等疾病发生时,肝细胞内的ALT和AST就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液中的数值升高。一般来说,轻度肝损伤时,ALT和AST可能会有轻度升高;如果数值明显升高,甚至达到几百甚至上千,那就提示肝细胞受损比较严重,可能是急性肝炎发作或者肝脏疾病处于活动期。例如,一位乙肝患者,之前病情稳定,复查时发现ALT和AST突然升高到正常值的好几倍,这可能就意味着乙肝病毒在体内活跃复制,导致了肝脏炎症加重,需要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
胆红素
- 胆红素包括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肝脏负责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当肝脏功能出现问题时,胆红素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间接胆红素升高可能与溶血性疾病有关,但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其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则往往提示胆汁排泄不畅,比如胆管堵塞。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如果总胆红素升高,同时伴有皮肤和巩膜黄染,那就是黄疸的表现,说明肝脏疾病已经比较明显地影响了胆红素的代谢。例如,有些肝硬化患者,由于肝脏结构改变,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会出现胆红素升高,尤其是直接胆红素升高明显,同时出现眼黄、尿黄等症状。
-
白蛋白和球蛋白
-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它可以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正常情况下,白蛋白在血液中维持一定的浓度。如果肝脏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血液中的白蛋白水平就会降低。而球蛋白则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在一些慢性肝病,如肝硬化时,球蛋白可能会升高,导致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倒置。A/G比值正常一般在1.5 - 2.5之间,如果比值变小甚至倒置,提示肝脏的合成功能和免疫功能都受到了影响,病情可能比较严重。例如,一位长期酗酒导致的酒精性肝病患者,随着肝脏损伤的加重,白蛋白逐渐降低,球蛋白升高,A/G比值接近1,这就说明肝脏功能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衰退。
四、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和结构
腹部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以及有无占位性病变等。
-
肝脏形态和大小
- 正常的肝脏形态规则,边缘光滑,大小适中。如果肝脏形态发生变化,如缩小或者肿大,都可能提示肝脏疾病。例如,肝硬化患者的肝脏通常会缩小,表面呈锯齿状;而淤血肝、脂肪肝等可能导致肝脏肿大。医生通过超声测量肝脏的各项径线,可以判断肝脏的大小是否正常。如果肝脏左叶上下径、右叶上下径等数值超出正常范围,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
肝脏结构
- 超声可以观察肝脏内部的回声情况。正常的肝脏实质回声均匀细腻。如果回声增强、增粗,可能是脂肪肝、肝炎等疾病的表现;如果出现低回声或者高回声的占位性病变,就需要警惕肝癌、血管瘤、囊肿等疾病的可能。例如,一位长期患有乙肝的患者,腹部超声发现肝脏实质内有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这就需要进一步做增强CT或者磁共振等检查,以明确结节的性质。
-
脾脏情况
- 在肝病检查中,脾脏也是关注的重点。因为肝脏疾病往往会导致门静脉高压,进而引起脾脏肿大。腹部超声可以测量脾脏的长度、厚度等指标,判断脾脏是否肿大。如果脾脏肿大,同时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表现,就更加提示可能存在门静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例如,一位肝硬化患者,腹部超声显示脾脏明显肿大,同时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都低于正常值,这就是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典型表现。
综上所述,要查出乙肝,需要综合多项检查结果来进行判断。乙肝五项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以及感染的状态;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查能够精准了解病毒复制情况;肝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受损程度;腹部超声检查则有助于观察肝脏的形态和结构变化。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乙肝,应及时到河南专业肝病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