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功能检查的诸多指标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数值备受关注。当拿到体检报告看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时,很多人会感到担忧和困惑。为此,我们邀请到了经验丰富的肝病医生程进明,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指标升高背后的原因。
一、肝脏受损是常见原因
程进明医生指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到损伤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增加,这就使得ALT大量释放到血液里,从而导致血液中ALT水平升高。多种肝脏疾病都可能引发这种情况。
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细胞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乙肝、丙肝等,病毒感染肝细胞后,会在肝细胞内大量繁殖,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免疫系统在攻击病毒的同时,也会对肝细胞造成损伤,使得ALT释放到血液中。另外,长期的脂肪肝,肝脏内堆积过多脂肪,会对肝细胞产生压迫和炎症刺激,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进而引起ALT升高。自身免疫性肝病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细胞,造成肝细胞炎症坏死,促使ALT水平上升。
二、药物及毒物的影响
某些药物也可能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程医生提到,像一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四环素等,以及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如果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会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损伤肝细胞,导致ALT释放增加。还有一些抗结核药物,在治疗结核病的过程中,也可能影响到肝脏功能,造成ALT指标异常。
除了药物,一些毒物同样会危害肝脏。例如酒精,长期大量饮酒,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会在肝脏内堆积,对肝细胞产生直接的毒害作用,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进而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另外,环境中的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黄磷等,在意外接触或职业暴露等情况下进入人体后,也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该指标升高。
三、其他非肝脏疾病因素
虽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与肝脏相关,但一些非肝脏疾病也可能导致其升高。比如心肌梗死,心肌细胞中也含有一定量的ALT,当心肌梗死发生时,心肌细胞坏死,其中的ALT会释放到血液中,从而使血液中的ALT水平升高。不过这种情况下,通常还会伴有其他心肌损伤相关的指标变化以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如胸痛、胸闷等。
此外,一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等,在病情严重时,也可能引起体内的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受到一定影响,出现ALT轻度升高的情况。
当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时,不要惊慌。程进明医生建议,首先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结合患者的症状、病史、其他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如果是肝脏疾病引起的,需要进一步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等;若是药物或毒物导致的,需要停药或远离毒物接触,并进行相应的解毒和保肝处理;对于非肝脏疾病引起的ALT升高,则主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总之,明确病因才能准确应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