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6
【导 读】感统失调是一个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但它并非不可克服。通过专业的评估、个性化的训练、家庭的支持和教育的调整,大多数孩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升。家长应保持耐心和信心,与孩子一起面对挑战,共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感统失调问题的宣传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感统失调”是一个相对专业但日益受到关注的词汇。那么,孩子有感统失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一问题,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

一、什么是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全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是指大脑对外界各种感觉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的输入、整合和处理出现障碍,导致孩子在行为、学习或生活上出现一系列不适应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大脑无法有效地将来自身体各部分的感觉信息进行协调和统一,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日常表现。

二、感统失调的表现有哪些?

感统失调的孩子可能会表现出多种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前庭觉失调:表现为平衡能力差,容易摔倒,对旋转、晃动等动作敏感或过度喜欢;方向感不强,容易迷路;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等。

  2. 本体觉失调:表现为动作协调性差,手脚笨拙,系鞋带、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困难;对自己的身体位置和力量控制不准确,容易碰撞或摔倒。

  3. 触觉过敏或迟钝:表现为对某些触觉刺激过度敏感(如害怕洗澡、洗头,不喜欢被触摸),或对触觉刺激反应迟钝(如对疼痛、冷热不敏感)。

  4. 视觉和听觉处理问题:可能表现为对光线、颜色敏感,或对某些声音过度敏感;阅读时容易跳行、漏字,或听写时容易出错等。

  5. 情绪和行为问题:由于感觉统合失调,孩子可能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焦虑或过度兴奋;同时,他们可能难以适应新环境,社交能力较差。

三、感统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感统失调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涉及遗传、环境、教育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包括:

  1. 遗传因素: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存在感觉统合功能上的不足,这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

  2. 孕期和分娩因素:孕期母亲的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药物使用、情绪波动等,以及分娩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早产、难产、窒息等),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感觉统合功能。

  3. 环境因素:现代社会中,孩子往往缺乏足够的户外活动和自然体验,长时间处于人工环境中,缺乏多样化的感觉刺激,这可能导致感觉统合功能的发育不全。

  4. 教育方式:过度保护、限制孩子的探索和尝试,或者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于严厉,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四、如何应对感统失调?

面对孩子的感统失调问题,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孩子:

  1. 专业评估:首先,应带孩子去专业的儿童医院或康复机构进行感统评估,了解孩子的具体问题所在。

  2. 感统训练: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感统训练计划。训练内容可能包括平衡练习、触觉刺激、手眼协调训练等,旨在帮助孩子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3. 家庭支持:家长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他们多参与户外活动,提供多样化的感觉刺激。同时,家长也应学习一些基本的感统训练方法,在家中辅助孩子进行训练。

  4. 心理疏导:对于因感统失调而出现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孩子,家长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和耐心,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5. 教育调整:在学校和家庭中,应适当调整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避免过度保护或过高要求,鼓励孩子自主探索和尝试。

五、结语

感统失调是一个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但它并非不可克服。通过专业的评估、个性化的训练、家庭的支持和教育的调整,大多数孩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和提升。家长应保持耐心和信心,与孩子一起面对挑战,共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对感统失调问题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理解度,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标签: 感统失调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