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一种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包皮过长、包茎等问题,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其手术过程。
术前准备
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传染病筛查等,以确保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同时,医生会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手术的相关风险、注意事项,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手术前一晚,患者需按要求禁食禁水,以免手术中出现呕吐等不适。手术当天,医护人员会再次核对患者信息,并对手术区域进行仔细的清洁、消毒,为手术创造一个无菌的环境。
麻醉环节
包皮环切术通常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平躺在手术台上,医生会选择在阴茎根部进行神经阻滞麻醉,通过注射麻醉药物,阻断阴茎部位的神经传导,从而在手术过程中让患者感觉不到疼痛。麻醉起效后,患者的阴茎会暂时失去痛觉,但依然保持清醒状态,能与医生进行交流。
手术操作
- 分离包皮:医生先用血管钳或其他器械撑开包皮口,如果存在包皮与龟头粘连的情况,会小心地将其分离,使龟头完全暴露出来。这一步骤需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龟头表面的黏膜。
- 设计切口:根据患者阴茎的大小、形状以及包皮过长的程度,医生会用手术刀或手术剪在包皮外板合适的位置标记出需要切除的范围,确保切除后包皮长度适宜,既不会过长残留问题,也不会过短影响阴茎的正常功能。
- 切除包皮:沿着预先标记好的切口,医生使用手术刀或激光刀等工具,将多余的包皮环形切除。在切除过程中,会精确控制切割深度,避免损伤到深部的阴茎组织,如阴茎海绵体、尿道等。同时,会对出血点进行及时的止血处理,通常采用电凝、结扎等方法。
- 缝合伤口:切除包皮后,医生会用可吸收线或细丝线对伤口进行间断或连续缝合。缝合时,会仔细对齐皮肤切口,保证伤口的整齐愈合,减少术后瘢痕形成。缝合的针数和间距都有严格要求,既要达到良好的止血和对合效果,又不能过密影响局部血液循环。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在伤口上覆盖无菌纱布,起到保护和止血的作用。患者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出血、水肿。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回医院换药,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一般在术后一周左右,伤口会初步愈合,可吸收线会逐渐被身体吸收,细丝线则需要拆除。在恢复期间,患者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尿液污染伤口,必要时可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
总的来说,包皮环切术虽然是一项相对较小的手术,但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患者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护理,就能顺利度过手术期,解决包皮过长或包茎带来的困扰,恢复生殖系统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