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_急性呼吸衰竭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22
【导 读】日常生活中也会突发一些问题的,比如呼吸衰竭是很危险的一个情况,如果抢救的不及时,会容易丧失一个病人的生命的,呼吸衰竭了之后一定要注意一下它的临床表现的,所以一定要做好相关地护理办法才行。那么,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吧。 呼吸衰竭的

  日常生活中也会突发一些问题的,比如呼吸衰竭是很危险的一个情况,如果抢救的不及时,会容易丧失一个病人的生命的,呼吸衰竭了之后一定要注意一下它的临床表现的,所以一定要做好相关地护理办法才行。那么,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吧。

  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

  1.分类

  (1)按动脉血气分析分类

  ①Ⅰ型呼吸衰竭

  缺氧无CO2潴留,或伴CO2降低(Ⅰ型)见于换气功能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弥散功能损害和肺动-静脉样分流)的病例。②Ⅱ型呼吸衰竭 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的缺O2和CO2潴留,单纯通气不足,缺O2和CO2的潴留的程度是平行的,若伴换气功能损害,则缺O2更为严重。只有增加肺泡通气量,必要时加氧疗来纠正。

  (2)按病程分类

  按病程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呼衰是指前述五类病因的突发原因,引起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损害,突然发生呼衰的临床表现,如脑血管意外、药物中毒抑制呼吸中枢、呼吸肌麻痹、肺梗塞、ARDS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危及患者生命。

  慢性呼衰多见于慢性呼吸系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重度肺结核等,其呼吸功能损害逐渐加重,虽有缺O2,或伴CO2潴留,但通过机体代偿适应,仍能从事日常活动。

  2.症状

  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并发肺性脑病时,还可有消化道出血。

  3.查体发现

  可有口唇和甲床发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

  检查

  1.血气分析

  静息状态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8.0kpa(60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6.7Kpa(50mmHg)为Ⅱ型呼吸衰竭,单纯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则为1型呼吸衰竭

  2.电解质检查

  电解质检查

  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常伴有高钾血症;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时,常有低钾和低氯血症。

  3.痰液检查

  痰涂片与细菌培养的检查结果,有利于指导用药。

  4.其他检查

  如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发现。

  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根据原发病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发现

  诊断本病主要诊断依据,急性的如溺水、电击、外伤、药物中毒、严重感染、休克;慢性的多继发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结合临床表现、血气分析有助于诊断。

  治疗

  1.首先积极治疗原发病,合并细菌等感染时应使用敏感抗生素,去除诱发因素。

  2.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有效通气量,可给于解除支气管痉挛和祛痰药物,如沙丁胺醇(舒喘灵)、硫酸特布他林(博利康尼)解痉,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沐舒坦)等药物祛痰。必要时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静脉滴注。

  3.纠正低氧血症,可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严重缺氧和伴有二氧化碳潴留,有严重意识障碍,出现肺性脑病时应使用机械通气以改善低氧血症。

  4.纠正酸碱失衡、心律紊乱、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如何预防

  预防呼吸肌疲劳,有利于防止呼吸动作原动力的降低,阻止肺泡通气量的降低的发生。预防呼吸肌疲劳的措施有:

  1、减少能量消耗

  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支气管粘膜水肿,减少支气管分泌物,排除顽痰,降低气道阻力,减少能量消耗。

  2、改善机体的状况

  增强提高糖、蛋白及各种的摄入量,必要时可静脉滴注复合氨基鼓、血浆、白蛋白。

  3、坚持锻炼

  要坚持锻炼

  坚持每天作呼吸体操,增强呼吸肌的活动功能。

  4、使用体外膈肌起博器

  呼吸肌疲劳时,可以使用体外膈肌起搏器,改善肺泡通气,锻炼膈肌,增强膈肌的活动功能。

  结语:关于呼吸衰竭的一些临床症状上文介绍的很多了,其实面对这样的疾病一定要事先知道一些具体的临床知识的,特别是要分析一下呼吸衰竭的一些治疗方法,表现形式。为了防止被呼吸衰竭给造成我们身边的一些坏处,我们需要做好预防工作才行,希望小编的介绍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吧。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