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 糖尿病常用药可能是不老神丹_糖尿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5-29
【导 读】无论哪种生物,衰老都是不可避免的。人类从远古时代就一直在追求长寿或是长生不老,都没有结果。但是医学的发展,让长寿有了一些希望,并且有可能能够延缓衰老。 糖尿病常用药或成不老神丹 二甲双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

  无论哪种生物,衰老都是不可避免的。人类从远古时代就一直在追求长寿或是长生不老,都没有结果。但是医学的发展,让长寿有了一些希望,并且有可能能够延缓衰老。

  糖尿病常用药或成不老神丹

  二甲双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价格低廉,患者服用它每天仅需花费约15美分。除了治疗糖尿病之外,二甲双胍还可常规治疗困扰很多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肿瘤风险,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症状,预防并治疗常见的致盲疾病葡萄膜炎,降低帕金森病患病率,可谓功能强大。

  除此之外,二甲双胍还有更厉害的招数,那就是抗衰老。比利时研究人员在秀丽隐杆线虫身上进行二甲双胍测试时发现,这些线虫不仅衰老速度变慢,而且保持更健康状态的时间也变长了。对老鼠使用二甲双胍后,它们的寿命延长了近40%,骨骼也变得更结实。去年,英国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后,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寿命更长,尽管理论上糖尿病应该让他们平均减寿8年。

  随着年龄增加,衰老细胞(即不再分裂的细胞)的数量会增加并加速衰老的过程。老鼠试验显示,杀死这些细胞会使老鼠的“健康寿命”即不生病的时间延长。二甲双胍能增加向细胞中释放的氧分子数量,这似乎能促进机体的强健程度并延长寿命。科学家认为,最好的抗衰老候选药物是二甲双胍。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用二甲双胍对抗衰老”临床试验计划于明年冬天开始,来自多家机构的科学家正在筹集资金并招募3000名年龄在70—80岁、患有或今后有可能患有癌症、心脏病、痴呆症的老年人,糖尿病患者不在其内。

  研究者期待借此证明,二甲双胍能延缓衰老并阻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如果试验成功,则意味着70多岁的老者从生物学角度而言将和50多岁的人一样健康,这可能会为老年学开启一个新时代。

  苏格兰抗衰老专家、就职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巴克老龄化问题研究所的戈登·利思戈教授是上述研究的顾问之一,他说:“如果你把衰老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延缓了衰老,那么你就同样延缓了所有与衰老相关的疾病。这是革命性的,是前所未有的。”

  衰老是否不可避免

  衰老是自然的规律,人类机体随着年龄增大在很多方面发生显著的改变,从胎儿到婴儿、青少年、中年、老年,逐渐成长,也自然衰老。

标签:
看了又看
  • 糖友别迷信无糖食品 食用需注意四点

    糖友别迷信无糖食品 食用需注意四点

    很多减肥人士和糖尿病患者喜欢购买贴有无糖标志的食品,其实食用这类食品也应适度.所谓的无糖,其实只是糖分含量较低,在国家标准允许的范围内而已,无脂食品并非完全无脂....

    糖尿病
    2017年08月13日
  • 被刷屏的诺如病毒有多可怕?家长莫慌 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被刷屏的诺如病毒有多可怕?家长莫慌 你想知道的全在这里

    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通报,北京1月至3月接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聚集性疫情166起。其中82起发生在幼儿园及学前机构。除平谷和延庆外,其它14个行政区域均有诺如病毒疫情报告。 不只在北京,入春以来,全国多地都出现...

    糖尿病
    2017年04月13日
  • 大妈做饭突然大叫说胡话记忆“断片” 低血糖惹祸

    大妈做饭突然大叫说胡话记忆“断片” 低血糖惹祸

    本报讯(记者刘璇)正在煮饭烧菜的家庭主妇突然神情恍惚,大喊大叫不停地说胡话,家人送到医院一检查,原来是低血糖惹的祸。 62岁的陈大妈家住汉口古田二路,前天中午她跟往常一样正在做午饭。突然,儿媳听到厨房里...

    糖尿病
    2017年04月13日
  • 孕期糖耐量检查正常值是多少 教你自己看报告单

    孕期糖耐量检查正常值是多少 教你自己看报告单

    准妈妈需要经常进行体检,准妈妈体检前一晚需注意要清淡饮食,少吃鱼肉等油腻食物,抽血那天早上还需要空腹.但是很多人看不懂化验报告单,那么孕期糖耐量检查正常值是多少?这里就教你自己看报告单,等看懂后就能随时把握...

    糖尿病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