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磺胺药在治疗尿路感染上分别有何特点,应如何正确使用_尿路感染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3
【导 读】磺胺类药根据血浆半衰期长短将其分为三类:短效类( 24小时)。现分别介绍如下: (1)短效类磺胺药 磺胺异口恶唑(siz):抗菌作用较强,服后40%~65%原形从尿排出,在尿中溶解度较高,故适用于尿路感染。用法:口服1~2g/次,4次/d,首次加倍量。本药消化道反应多
磺胺类药根据血浆半衰期长短将其分为三类:短效类(<10小时)、中效类(10~24小时)和长效类(>24小时)。现分别介绍如下:

(1)短效类磺胺药

磺胺异口恶唑(siz):抗菌作用较强,服后40%~65%原形从尿排出,在尿中溶解度较高,故适用于尿路感染。用法:口服1~2g/次,4次/d,首次加倍量。本药消化道反应多见。

磺胺二甲嘧啶(sm2):溶解度较高,不易引起结晶和血尿。用法:口服,1g/次,4次/d,首次量加倍。

(2)中效类磺胺药

磺胺嘧啶(sd):半衰期为17小时,对淋症奈瑟氏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作用较强,本品与甲氧苄氧嘧啶tmp联用,按8∶1比例制成双嘧啶片可增强疗效。但本品在尿中易析出结晶,需注意对肾的损害。

磺胺甲基异口恶唑(新诺明,smz):半衰期为12小时,尿中乙酰化率高,常用于尿路感染。本品与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氧嘧啶(tmp)合用(smz0.4g,tmp0.08g),疗效可增强数倍,长期使用该药时加用碳酸氢钠,以免发生血尿和晶体尿。用法:口服每次2片,每日2次。

(3)长效磺胺药:长效磺胺药在体内排泄较慢,尿中浓度不高,不易造成泌尿系统损害,但如引起不良反应,则难以及时从体内消除。

磺胺二甲氧嘧啶(sdm):抗菌作用较sd低,但在体内乙酰化率较低,不易引起结晶和血尿。用法:口服,首次1g,以后每日0.5g。

磺胺对甲氧嘧啶(smd):商品名抗菌宁,每片含smd0.4g,可用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用法:口服,每日1片,首次量加倍。

磺胺间甲氧嘧啶(smm):本品抗菌作用强,反应少。用法:口服,每日1次,0.5~1g,首次量加倍。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