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脏健康相关的各种体征中,肝掌的出现常常让人心生担忧,不少人都想知道肝掌意味着肝损伤到了什么程度。为此,我们邀请到了肝病领域的专业医生程进明,来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这一问题。
一、什么是肝掌
程进明医生首先介绍道,肝掌是指在大拇指和小指的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解除压迫后又变为红色。这种特殊的表现与正常人手掌的颜色及状态明显不同,是一种较为典型的肝脏相关体征。
二、肝掌与肝损伤程度的关系
-
一般提示较严重肝损伤:肝掌的出现通常意味着肝脏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而且往往提示损伤处于相对比较严重的状态。一般来说,当肝脏功能出现明显异常,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大幅下降时,就容易引发肝掌。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正常情况下会将体内的雌激素进行代谢转化,使其失去活性。但当肝脏细胞因各种病因受到损害,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不断发展,肝脏功能逐渐衰退,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体内雌激素水平就会相对升高。而雌激素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会导致手掌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进而呈现出肝掌的样子。
-
并非绝对对应具体损伤阶段:虽然肝掌多表明肝损伤较重,但它并不能确切地对应到肝损伤的具体某一个程度阶段。例如在肝硬化患者中,无论是处于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都可能出现肝掌。在代偿期,肝脏还保留着一定的功能,虽然有纤维组织增生等情况,但此时出现肝掌说明肝功能也已经受到了较大影响;而到了失代偿期,肝脏功能进一步恶化,肝掌表现可能更为明显,同时还伴有其他诸多严重的症状,如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等。另外,一些慢性肝炎患者,病情长期反复,肝脏持续受损,即便还没有发展到肝硬化阶段,但如果肝功能损伤到一定程度,影响到雌激素代谢时,也可出现肝掌。
三、出现肝掌的可能病因
-
病毒性肝炎:像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炎,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繁殖,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不断攻击肝细胞,造成肝脏炎症坏死,随着病情发展,肝功能受损加重,就可能引发肝掌。
-
肝硬化:长期的各种肝损伤因素,如长期的酒精刺激、脂肪肝进展等,导致肝脏正常结构被破坏,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肝脏的代谢、解毒等功能严重受损,肝掌往往是其比较常见的外在表现之一。
-
其他因素:某些药物长期大量使用对肝脏造成损害,或者自身免疫性肝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细胞,使得肝脏功能逐渐下降,也都可能出现肝掌。
四、发现肝掌该怎么办
程进明医生强调,一旦发现自己有肝掌的表现,千万不要忽视,应尽快就医。医生一般会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比如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等,以明确具体的病因以及肝脏功能的实际状况。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抗病毒治疗病毒性肝炎、戒酒缓解酒精性肝损伤等,同时可以配合一些保肝药物来改善肝功能,尽量延缓肝脏病变的进展,减轻肝脏损伤程度。
总之,肝掌的出现说明肝脏已经有了较明显的损伤,但具体的损伤程度还需要结合多方面检查和病情分析来确定,及时就医并积极治疗是应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