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病理改变:
(1)瘤细胞位于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
(2) 瘤细胞具有分枝的树枝状突,内含黑素颗粒,聚集成簇;
(3)常见一些坏死区,无交界活性。
一般病理改变:
(1) 蓝痣成分,92%为细胞性;
(2)不对称,小叶状或多小叶状;
(3)潜在细胞异型性,每10个高倍镜有1个~2个核丝分裂相,有异型核丝分裂相;
(4)33%有核坏死;
(5)肿瘤有异质性。
重要病理改变:
(1)瘤细胞位于真皮深部及皮下组织;
(2) 瘤细胞具有分枝的树枝状突,内含黑素颗粒,聚集成簇;
(3)常见一些坏死区,无交界活性。
一般病理改变:
(1) 蓝痣成分,92%为细胞性;
(2)不对称,小叶状或多小叶状;
(3)潜在细胞异型性,每10个高倍镜有1个~2个核丝分裂相,有异型核丝分裂相;
(4)33%有核坏死;
(5)肿瘤有异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