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总是时刻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生怕错过任何异常的信号。自闭症,这个看似遥远却又可能悄然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疾病,让许多家长心生担忧。那么,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可能患上了自闭症呢?其实,通过仔细观察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就能够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如何检查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
一、社交交往方面
- 眼神交流:正常的孩子在与人交流时,会有较多的眼神对视,通过眼神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而自闭症孩子往往回避他人的目光,很少主动与他人对视,即使对视,时间也极为短暂,仿佛他人的眼睛只是一个空洞的存在,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在与家人聊天时,正常孩子会看着家人的眼睛回应,但自闭症孩子可能只是偶尔瞟一眼,便迅速移开视线,专注于自己手中的物品或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 对呼唤的反应:当你叫孩子名字时,正常孩子一般会及时给予回应,或点头、或应答、或转身看向你。但自闭症孩子可能对他人的呼唤充耳不闻,依旧自顾自地玩耍或进行自己的行为,仿佛外界的声音与他们无关。比如在户外玩耍时,妈妈大声呼喊孩子的名字,正常孩子会停下手中动作,看向妈妈并跑过来,而自闭症孩子可能像没听到一样,继续重复着自己的动作,如摇晃手中的玩具、原地转圈等。
- 分享意愿:孩子们通常都有一定的分享本能,比如得到好吃的会主动递给身边的人,看到有趣的东西会拉着别人一起看。然而,自闭症孩子缺乏这种分享的欲望,他们往往独自享受自己的物品和乐趣,对周围人的存在漠不关心。例如,孩子手中拿着喜欢的零食,正常孩子会分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些,但自闭症孩子可能只会紧紧攥在手里,自己一个人吃,哪怕身边的人表现出很想尝一尝的样子,他们也不会主动给予。
二、语言沟通方面
- 语言发育迟缓:自闭症孩子在语言发展上常常比同龄人滞后。有的孩子可能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话,或者只能简单地说几个单词,无法组成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即使开口说话,也多是重复别人的话语,像“鹦鹉学舌”一样,缺乏主动的语言表达和创造性的运用。比如,当有人问“你今天吃什么了?”正常孩子可能会回答“我吃米饭、蔬菜、肉”,而自闭症孩子可能只是重复刚才听到的某个词,如“吃了”。
- 语气和语调异常:他们说话的语气往往比较平淡,没有抑扬顿挫的变化,不像正常孩子会根据情绪和语境调整语调,高兴时声音高昂,生气时语调急促。自闭症孩子的语调可能始终如一,就像一台没有情感的机器在发声,让人感觉不到他们话语中的情绪色彩。而且,他们在说话时可能还会伴有一些奇怪的发音方式或者节奏,比如拖长音、加重某个字的读音等。
- 理解能力不足:除了表达有问题,自闭症孩子对语言的理解也存在困难。你给正常孩子说“把玩具收拾好”,孩子能理解并执行,但自闭症孩子可能对你的话置若罔闻,或者误解你的意思,继续玩玩具或者做出其他无关的行为。这是因为他们难以将语言符号与实际的意义联系起来,无法准确解读他人的话语背后的指令和意图。
三、行为举止方面
- 刻板行为:自闭症孩子常常有一些固定不变、重复刻板的行为动作。比如不停地拍手、跺脚、摇晃身体、旋转物品(如一直转动手中的陀螺、汽车轮子等),而且这些行为通常会在特定的情境下频繁出现,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其他场所,都会不自觉地重复这些动作,仿佛被设定好的程序一样。他们还会坚持一些固定的生活习惯,如每天必须沿着相同的路线上学,稍有改变就会情绪失控。
- 兴趣狭窄:正常孩子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对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可能产生好奇并愿意去尝试。但自闭症孩子的兴趣范围往往非常狭窄,可能只对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东西痴迷,比如只喜欢火车,对火车的模型、图片、视频等专注度极高,而对于其他孩子热衷的卡通形象、游戏等则毫无兴趣。他们会长时间地沉浸在自己喜爱的事物中,忽视周围的一切变化。
- 对环境变化敏感:自闭症孩子对生活环境的改变极为敏感,哪怕是微小的变化,如家具的位置挪动了、房间里的灯光亮度调整了,都可能让他们感到焦虑不安,表现出哭闹、烦躁、拒绝进入房间等情绪和行为。而正常孩子通常能够较快地适应这些变化,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四、感知觉方面
- 感官敏感或迟钝:有些自闭症孩子对某些感官刺激异常敏感,比如对声音特别敏感,轻微的噪音(如电器运行声、翻书声)在他们听来可能就像刺耳的噪音,会让他们感到极度不适,捂住耳朵或者尖叫。而对疼痛、温度等感觉却可能比较迟钝,不小心摔倒受伤了可能也不知道哭,或者对冷热天气的反应没有正常孩子那么明显。相反,也有部分自闭症孩子存在感官迟钝的情况,例如对强光、巨大的声响没有明显的躲避反应,需要更强的刺激才有感觉。
- 嗅觉和味觉偏好:他们在嗅觉和味觉方面也可能有独特的表现。有的孩子可能会对某种气味特别执着,总是闻同一种味道的物品(如香水味、汽油味),或者只吃固定口味的食物,拒绝尝试其他新食物,哪怕食物的颜色、形状稍微改变一点,他们就不愿意接受,这与正常孩子多样化的饮食和嗅觉探索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上述多个方面存在异常表现,且这些表现持续较长时间(一般超过半年),严重影响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学习和社会交往,那就需要警惕孩子是否可能患有自闭症了。不过,仅凭这些初步观察还不能确诊,此时应该及时带孩子去专业的儿童医院或康复机构,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会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全面的体格检查、心理评估以及各种专业测试(如自闭症诊断量表等),来准确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治疗方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自闭症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