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脚气_脚气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6-03
【导 读】脚气概述 脚气,即脚癣病,又称香港脚。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

脚气概述

  脚气,即脚癣病,又称香港脚。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常常发生于脚趾间隙部位。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及角化型。脚气又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患者自觉奇痒,因此最忌搔抓。抓破的部位不仅促成真菌向手及身体其他部位传播,更为细菌的感染提供了机会,只有及时用药方可止痒。应针对其病因局部涂用抗真菌药,如达克宁、克霉唑等药物进行治疗。

  脚气病概述

  脚气病属于一种营养缺乏性疾病,即维生素b1缺乏症。当体内严重缺乏维生素b1时,就会发生脚气病。脚气病以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主,患者早期表现为胃纳欠佳、腹部不适、便秘、易激动、易疲劳、记忆力减退、失眠、体重下降。病情进一步 发展可发生以手指和脚趾麻木、感觉异常、肌肉酸疼、站立困难。严重时发生肌肉萎缩性神经瘫痪。另外,可发生右心室扩大、心跳过快,严重时会发生心力衰竭。脚气病还可有脚气性精神病的表现。

  脚气病防治

  其实,维生素b1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那么,为什么还会发生维生素b1的摄入不足呢?原来,维生素b1又称硫胺素,常与其他b族维生素同存于食物中,属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以辅酶形式参与多种酶系统活动,尤其在碳水化合物氧化产能过程中起作用。体内储存不多,易发生缺乏。而目前人们对谷类食品加工过精,在谷类食物中,维生素b1主要储存在于它们的外皮和胚芽中。如果谷类食物加工过精就会使外皮和胚芽丢失,以致减少维生素b1的含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食品加工、烹调方法的不得当,如淘洗过度、烹调时加碱等也都能破坏维生素b1的含量。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摄入足够量的维生素b1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脚气病的发生。而含维生素b1较丰富的食物有谷类、豆类、坚果、酵母、动物内脏、肉类、花生、鱼等食物中,而谷类多存在于外胚层(糠、麸)中。我国各地人群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是粮食谷物,因此应该多吃一些加工不过于精细的米面。同时,应戒除大量饮酒、饮咖啡等不良生活习惯。

  另外,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或患有腹泻、呕吐的患者,由于其消化道功能下降,对维生素b1的吸收就会受到影响;或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受到病毒、细菌的感染、剧烈运动时,由于体内物质代谢旺盛,会增加对维生素b1的消耗,如果补充不足就易患脚气病。因此这类人群更应改注意增加维生素b1的摄入量,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b1片。

标签:
看了又看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