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粥样硬化,这个悄无声息却危害极大的血管病变,在人体内发展时,会通过多种方式“显露马脚”,揭示它的存在。
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毫无症状,如同潜伏的“间谍”。血管内皮虽已受损,脂质开始沉积,但人体尚未察觉异样。不过,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例如,在剧烈运动后,部分人可能会感到轻微的头晕、乏力,这或许是因为心脏供血血管受病变影响,运动时心肌相对缺血,身体发出的微弱“警报”。
随着病情进展,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达到一定程度,典型症状便开始显现。在心血管方面,活动后心悸、胸闷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心脏冠状动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心脏为维持正常功能,只能加快跳动,试图弥补供血缺口,从而让人感觉心跳异常,伴随胸闷不适。严重时,会出现心绞痛,表现为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持续数分钟,这是心肌短暂而急剧缺血缺氧的信号,如同警报拉响,提示病情加重。
在脑血管区域,动脉粥样硬化可能引发头晕、头痛。头晕多为眩晕感,尤其在突然起身或转头时加重,是因为脑部供血血管狭窄,脑组织供血不稳。头痛则常呈闷痛、胀痛,时好时坏,因脑部血管堵塞,血液流通不畅,颅内压微妙变化所致。若斑块脱落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还可能引发脑卒中,出现肢体麻木、无力,甚至偏瘫、失语等严重后果,瞬间改变患者生活状态。
对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会使腿部供血不足。患者最初可能感觉下肢发凉、怕冷,即便正常穿着,腿部也比常人怕冷,这是血液循环变差,热量供应减少的缘故。行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下肢疼痛、无力,需休息片刻才能缓解,即间歇性跛行。严重时,足部溃疡、坏疽不断浮现,伤口难以愈合,因为血液无法充分滋养组织,稍有破损便易感染、坏死,面临截肢风险。
肾动脉一旦受到动脉粥样硬化侵袭,肾功能会逐渐受损。初期可能表现为夜尿增多,夜间频繁起夜排尿,这是肾脏浓缩功能下降的信号。随着病情恶化,会发展为蛋白尿,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表明肾脏滤过功能异常,蛋白质漏出。到晚期,可能引发肾衰竭,出现水肿、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危及生命。
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相对少见,但后果严重。它会导致肠道供血不足,引发腹痛,进食后疼痛加剧,因为进食后肠道消化需求增加,供血矛盾凸显。长期缺血还可能造成肠道黏膜坏死、穿孔,引发腹膜炎等致命并发症。
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复杂多样,从无症状的隐匿期到各脏器缺血引发的诸多症状,涉及全身多个系统。了解这些表现,有助于人们尽早察觉身体异样,及时就医检查,阻止疾病恶化,守护血管健康与全身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