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盲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患者在患病后有明显的分不清各种颜色的表现,对于此类疾病的患者大多都比较的自卑,使得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那么,具体对于色盲疾病有哪些类型症状呢?下面来具体看一看吧。
1.全色盲:属于完全性视锥细胞功能障碍,与夜盲恰好相反,患者尤喜暗、畏光,表现为昼盲。七彩世界在其眼中是一片灰暗,如同观黑白电视一般,仅有明暗之分,而无颜色差别。
2.全色弱:全色弱也是极少见的,患者也无辨色能力,但是与前者不同的是,他们的视力比较好,无羞明与眼球震颤。他们拥有椎体细胞,但是在胚胎时期,锥体细胞没有进一步发育分化,因此只能分辨光度。
3.红色盲和红色弱:又称第一色盲。患者主要是不能分辨红色,对红色与深绿色、蓝色与紫红色以及紫色不能分辨。红色弱是因为红色椎体细胞不足量,导致红色感觉能力较差。4.绿色盲和绿色弱:又称第二色盲,患者不能分辨淡绿色与深红色、紫色与青蓝色、紫红色与灰色,把绿色视为灰色或暗黑色。绿色弱是因为绿色椎体细胞不足。
5.蓝色盲和蓝色弱:又称第三色盲。患者蓝黄色混淆不清,对红、绿色可辨。蓝色盲中的世界相当于拿一张黄色过滤片中的世界。
常用检查方法如下。
假同色图:通常称为色盲本,它是利用色调深浅程度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点组成数字或图形,在自然光线下距离0.5m处识读。检查时色盲本应放正,每一图不得超过5秒。色觉障碍者辨认困难,读错或不能读出,可按照色盲表规定确认属于何种色觉异常。
色线束试验:是把颜色不同,深浅不同的毛线束混在一起,令被检者挑出与标准线束相同颜色的线束。此法颇费时间,且仅能大概定性不能定量,不适合于大面积的筛选检查。
颜色混合测定器:根据红+绿=黄的原理,设计出的一种光谱仪器,它可以定量地记录红绿光匹配所需的量,以判定红绿色觉异常,此法既能定性又能定量。
通过上面的详细介绍,相信现在大家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色盲在临床当中具体可以分为全色盲、蓝黄色盲、红色盲、绿色忙四种不同的类型,尤其是对于儿童更为多见的,所以家长们一定要及时的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一旦出现有此类的症状,就要积极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