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癌的护理有哪些啊_卵巢癌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时间:2017-07-07
【导 读】卵巢癌的发病率现在很高了,此病是致命的恶性疾病,这是很多女性都很担心的事情,既然患病了,就要好好的面对才是,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卵巢癌疾病的护理知识. 卵巢癌的护理要点: 一、按妇科病人一般护理及腹部手术病人护理常规. 二、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卵巢癌的发病率现在很高了,此病是致命的恶性疾病,这是很多女性都很担心的事情,既然患病了,就要好好的面对才是,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卵巢癌疾病的护理知识.

  卵巢癌的护理要点:

  一、按妇科病人一般护理及腹部手术病人护理常规.

  二、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或给贫血饮食,鼓励病人进食,进食不足或全身营养状况极差的病人,可用静脉补充营养.

  三、腹水量多,不能平卧者,可采取半坐或或坐位.

  四、明显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氧.

  五、长期卧床者,帮助病人翻身,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六、放腹水时,要速度缓慢,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变化、腹水性质,根据病人情况放腹水5000—8000ml,放尽后腹腔注入抗癌给常.5抬高942气管套管内用抗生素和糜蛋白.

  卵巢癌术前术后护理: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治疗固然重要,但化疗也不能小视,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卵巢癌化疗后的护理注意事项.

  卵巢癌是发生于卵巢组织的恶性肿瘤.临床上可出现下腹不适、腹痛、腹部肿块、月经紊乱、压迫等症状. 卵巢癌有起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

  卵巢癌化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化疗可能引起的一些毒副作用,及其预防措施以取得配合,正确掌握抗癌的作用机制,正确的给药途径,配伍禁忌.手术前根据卵巢癌晚期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相应休息指导,注意冷暖,并指导患者进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及低脂饮食,术前6~8小时禁食、水,给予备皮,肠道准备.

  化疗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给予止吐剂,保护胃黏膜,减轻化疗带来的副作用.建议病人适当的化妆和修饰,可提高自信心,维护自尊.

  专家说,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乐观的情绪,有利于正常内分泌的调节活动,有助于提高卵巢癌晚期的护理疗效.实践证明,凡精神乐观,治疗信心较足,与医生配合较好的病人疗效较佳,反之则较差.纠正悲观失望、消极等心理状态,启发激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回取得较好的效果.

  卵巢癌疾病,我们阅读了以后就比较清楚了,此病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积极的预防,对于卵巢癌疾病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患者一定要按照上面介绍的去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的治愈好卵巢癌这种疾病.

标签:
看了又看
  • 谨防子宫破裂 剖宫产后最好2至3年生二胎

    谨防子宫破裂 剖宫产后最好2至3年生二胎

    最近,朋友圈里流传着外地一家医院产科的微信:“单独二胎开放后,瘢痕子宫的负面效应日益凸显,高危产妇越来越多,我们已经一周连着抢救三例子宫破裂的二胎孕妇了。”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范玲。范主...

    卵巢癌
    2017年04月13日
  • "伤心"排行榜:一半心脏病跟吃有关

    专家小传:胡桃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火箭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国家卫计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专家委员、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近期,《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

    卵巢癌
    2017年04月13日
  • 减肥的正确方式你get了吗?十个妙招助您重塑自我

    减肥的正确方式你get了吗?十个妙招助您重塑自我

    【环球网综合报道】你是否想减肥却又无法割舍美食呢?现在告诉你: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快跟随法国女性杂志《aufeminin》来了解一下10个不需要节食的减肥小妙招吧。 第一招:吃饭时间要把握要想减肥,我们需要根据人体...

    卵巢癌
    2017年04月13日
  • 研究建议中国人多吃水果以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研究建议中国人多吃水果以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新鲜水果摄入量,远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民众。一项11日发表的新研究建议,中国人应多吃新鲜水果,理由是这有可能降低罹患糖尿病及相关血管并发症的风险。 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

    卵巢癌
    2017年04月13日
猜你感兴趣

QQ:474560388
邮箱:474560388@qq.com
扫码关注
求医就诊健康网
www.hnsyyy.cn

©2025 求医就诊健康网站版权所有网站备案/许可证号:豫ICP备16018176号
声明:本站(www.hnsyyy.cn)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