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性健康领域,宫颈糜烂曾经是个让人闻风丧胆的词汇,不过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我们现在知道,很多时候它可能是被误解的,有不少假象容易误导大家,下面就来揭开这些“假象”的真面目。
一、“糜烂”并非真的烂了
很多人一听“宫颈糜烂”,下意识就会觉得是宫颈烂掉了、破溃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从医学角度来讲,宫颈糜烂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糜烂状态,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会发现所谓的“糜烂”区域,只是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在雌激素的影响下,向外移动到了宫颈阴道部,使得这部分看起来呈现出一种类似“糜烂”样的改变,它和我们平常理解的那种皮肤或者黏膜因为受伤、发炎而溃烂的情况有着本质区别。
举个例子,就像皮肤上的表皮细胞和底层的细胞排列有正常规律一样,宫颈这里也是,柱状上皮外移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青春期、生育年龄的女性身上比较常见,尤其是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这种表现可能更明显,可它压根不是宫颈出现了严重的病变,不需要按照治疗溃烂的方式来处理。
二、宫颈糜烂≠宫颈癌
这绝对是个特别重要的误区,不少女性看到自己有宫颈糜烂,就吓得不行,担心会立马发展成宫颈癌。虽然宫颈癌和宫颈糜烂确实都发生在宫颈部位,但二者之间的联系并没有那么简单直接。
单纯的宫颈糜烂,大多数时候就是前面说的柱状上皮外移这种生理情况,只有极少部分的宫颈糜烂是由于宫颈炎等疾病导致的,而且就算是因为炎症引起的,也并不意味着就会演变成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生主要是和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等多因素相关,它是一个长期、多步骤的癌变过程,从正常的宫颈组织发展到宫颈癌,中间要经过癌前病变等阶段,和单纯的宫颈糜烂有着天壤之别。所以,不能一看到宫颈糜烂就联想到宫颈癌,给自己徒增巨大的心理压力。
三、宫颈糜烂不是病(多数情况下)
在很多体检报告上看到“宫颈糜烂”的诊断,女性朋友们往往觉得这是得了大病。但实际上,在大多数时候,也就是生理性柱状上皮外移的情况下,宫颈糜烂根本不算是一种疾病。它就像宫颈的一种正常“模样”变化,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只要定期做好妇科检查,排除其他异常情况就行。
然而,在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者因为过度担忧的情况下,有些女性可能会被建议进行过度的治疗,比如动不动就做激光、冷冻这些物理治疗,不仅花了冤枉钱,还可能给宫颈带来不必要的损伤,影响宫颈正常的生理功能。
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认清宫颈糜烂的这些假象,不要被它的名称和表面现象所误导,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理性对待宫颈糜烂这个问题,依据医生专业的判断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处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宫颈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