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患上多动症,不仅学习受影响,社交、生活也常陷入困境,而药物治疗是关键一环。
中枢兴奋剂是常用药物,像哌甲酯,它能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进入孩子体内后,如同给大脑“小卫士”注入能量,增强突触间隙神经递质浓度,改善注意力缺陷,让孩子能更专注地听讲、写作业,减少上课小动作、插话等冲动行为。不过,它可能带来食欲下降、失眠等副作用,需医生根据孩子年龄、体重精准调整剂量,密切监测。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托莫西汀,作用机制类似抗抑郁药,但专攻多动症。它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提升其在大脑前额叶皮质等关键区域的含量,增强自控力,缓解多动、冲动症状,对孩子情绪波动也有稳定效果,且副作用相对温和,较少影响睡眠与饮食。
除了西药,中药也在治疗中崭露头角。静灵口服液含熟地黄、山药等成分,滋阴潜阳、宁神益智,针对肾阴不足、肝阳偏旺证型患儿,可改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长期服用调节身体阴阳平衡,助力脏腑功能修复,但中药起效较慢,需按疗程坚持服用。
可乐定透皮贴片别具一格,经皮肤缓慢释放药物,作用于中枢α₂受体,降低蓝斑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活性,减轻多动症状,尤其适合口服药困难、依从性差的孩子,不过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过敏反应。
药物治疗并非孤立存在,需配合心理辅导、行为矫正与家庭干预。心理师引导孩子认识情绪,学校调整教学策略,家长营造温馨氛围,多方协同,才能让药物发挥最佳疗效,帮孩子逐步克服多动症,回归正常学习生活轨道。